可靠配资公司 粟裕当选总参谋长,配备的11位副总长都是谁,为何大多都没去上班_工作_毛主席_中央军委
国家和社会的良好运转需要一个高质量的上层建筑,也需要全国人民力往一处使。而一个上层建筑的优劣可靠配资公司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领导人的用人习惯和识人眼光。
古来成大事者,皆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,并将其为己所用。任用贤才,国之昌盛;任用奸佞,国之将亡。中国近代史上,在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身上,就发生了许多有趣的用人故事。
1954年10月份的一天,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单独找了粟裕来商议要事。两人见面时,毛主席表示想要粟裕接任总参谋长一职,粟裕的两位领导徐向前和聂荣臻,也是当时的两位总参谋长。对于这两人,中央军委决定将他们升任为军委副主席。
粟裕当选总参谋长后,中央军委为其配备了11位副总参谋长。可奇怪的是,这11位副总参谋长有一半没去上班。这11位副总长都是谁呢?为何他们都不去上班?
充分赏识,委以重任
展开剩余85%经过十多年抗战和艰苦的内战,共产党赢得了人心,赢得了天下。新中国成立后,社会各项事业百废待兴,祖国建设任重道远。
新中国成立后,周总理业务繁忙,他既是中央军委副主席,又是总参谋长。无奈一个人的精力着实有限,他很难兼顾总参谋长的工作。
中央军委见状,便于10月19日正式成立中革军委总参谋部,任命徐向前和聂荣臻为总参谋长和副总参谋长。
因徐向前身体不太好,总参谋长的工作大多是由聂荣臻同志负责处理的。后来,聂荣臻便成为了代总参谋长。
在聂荣臻手下,中革军委还为其安排了几个副手。
1952年4月,中革军委任命粟裕为第二副总参谋长,任命黄克诚、张宗逊、李克农分别为第三、第四和第五副参谋长,让他们一同协助代参谋长聂荣臻处理工作
。
在粟裕等人的加入下,海军、空军、军事院校等一系列工作得以有序推进,朝鲜战争的战略部署也始终没有落下日程。
经过两年的协力奋战,中革军委领导班子的建设成果成绩显著
。1954年10月,毛主席单独召见粟裕同志,表示想要将他升任为总参谋长。
粟裕听完感到十分吃惊,因为他并不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担此重任,他觉得毛主席可以参考其他更为合适的人选,自己仍然担任副总参谋长协助工作。
毛主席听罢并未认同,而是对他这两三年在副总参谋长位置上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。毛主席就一句话:“
我认为粟裕同志完全有能力担任总参谋长
。”粟裕见毛主席对自己是如此赞赏,心中不由得感激万分。
1954年10月,中革军委总参谋部正式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,党中央任命徐向前和聂荣臻为中央军委副主席,任命粟裕为解放军总参谋长。
五位留任副总长
为了协助粟裕同志开展工作,中央军委为粟裕配备了11位副手。在当时,这种一正多副的场景属实罕见。
11位副总长之中,有五位同志是留任下来的副总长。这五位分别是:
黄克诚、张宗逊、李克农、张爱萍和王震。
黄克诚是粟裕总参谋长的第一副总长,同时他身兼多职,负责朝鲜战场上的后勤保障工作,并负责协助彭德怀处理各项工作。
因为工作繁忙,黄克诚便很少到总参谋部上班
。
张宗逊是第二副总长,他同时担任军委军校部部长一职。张宗逊在建国后主要忙于建设军事院校,为推动我国军事院校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。当然,
也是因为张宗逊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军校部,故而他也很少参加总参谋部的工作
。
李克农除了身为副总长之外,他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情报系统的工作。
新中国建国伊始,情报工作尤为重要,故而李克农没有多余的精力兼顾副总长的工作
。
张爱萍和王震除了担任副总长之外,他们的主要工作分别是重大尖端武器研发和铁道建设工作。两人一位忙于科研,一位忙于修建铁路干线。在这5人之中,只有张爱萍在总参谋部工作的时间长一些,其他几个人都是有空了才去,很少能看到人。
六位新任副总长
新任命的六位副总长为:
陈赓、许世友、邓华、彭绍辉、杨成武和韩先楚
。这六位同志也是日常工作繁忙,
除了陈赓每年会抽空去参谋部上班之外,其余几位几乎从未踏足总参谋部。
陈赓是我军中著名的“开心果”将军,他被任命为副总长之后,一边负责军事工程学院的相关工作,一边协助总参谋部的工作,异常辛苦。
许世友和邓华当上副总长之后,主要精力还是在自己负责的辖区内处理军务工作,一直没有去过参谋部上班。彭绍辉当时在西北军区担任副司令,因距离总参谋部较远且军务繁忙,他也一直没能去总参谋部上班。
至于杨成武和韩先楚,两人也是各自奋斗,一直没有去参谋部上班。当时,韩先楚在中南军区担任参谋长,而杨成武在北京,负责京津卫戍区司令员。虽说杨成武距离总参谋部较近,但他也一直没有时间前往总参谋部上班。
小结:
中央军委虽然为粟裕总参谋长配备了多达11位副总长来协助工作,但无奈建国初期需要操劳的事情太多,他们个个都是忙的神龙见首不见尾。这11位同志之中,能够经常去上班的不过五个人,其余的六位副总长也就是挂个名而已。
由此可见可靠配资公司,新中国建设初期的任务量非常庞大。这些革命前辈们前半生在战场上厮杀,后半生在祖国各地忙于社会建设。如今的美好生活,离不开他们的艰苦奋斗。而我们的子子孙孙,也应该铭记历史,珍惜如今的和平岁月和国泰民安。
发布于:天津市